新闻中心 /News
“健康是最好的投资”——“体卫融合看江苏”系列报道之二
“健康是最好的投资”——“体卫融合看江苏”系列报道之二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的东方路是远近闻名的“美食一条街”,在这条“三步一饭馆、五步一酒店”的大街上,华佳运动健身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
华佳运动健身中心负责人朱建华介绍:“在这里大家讨论的不是吃点啥、喝点啥,而是如何运动、如何科动。”容光焕发的朱建华今年65岁,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。
朱建华算不上一个“铁杆”运动爱好者,只因长时间居家,身体亮起“红灯”。偶然机会得知常州市体育医院下辖的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,便选择来此锻炼,没多久im电竞平台,便被这里“体卫融合”的创新模式吸引了。
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是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——“慢性病运动干预”的主要开展场所。2019年起,这里主要为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高尿酸及超重肥胖等慢病人群提供运动干预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不少人在上团课,除了有专业健身教练指导,还有在旁随时观察记录健身者身体状况,大家随身佩戴的运动监控臂环会将心率、血压等指数实时反馈到屏幕上——正常为平稳的绿色,偏高/不正常则为显眼的红色。
“中老年都有慢病,不会锻炼,更不敢锻炼,很多健身房也不愿意接待有慢病的人群。”朱建华说,“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满足了这一部分群体的需求,会在运动前出具详细的评估报告和运动建议,教练严格按照建议执行,真正做到了科学健身。现场医护人员全程监督,出现问题立即介入,运动安全有保障。”
几年锻炼下来,朱建华的身体状况、精神状况越来越好,作为受益者,他也有了参与其中的打算。“2022年,我投资开了这家运动健身中心。我们与常州市体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,体育医院定期委派技术人员、教练员协助运营,帮助我们人才队伍培训、诊疗技术提升、服务能力建设、信息资源共享等。”朱建华介绍说。记者在这座上下三层、建筑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的健身中心看到,这里的服务模式和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一样,拥有教练和的“标配”,项目则是器械练习、团操、动感单车、瑜伽、普拉提等。更重要的是,一年会费只有1000元出头,不少周围的市民都在这里锻炼。
“目前的会员数量并不多,收取的会费仅可以基本覆盖教练员、医护人员的人力成本以及水电费、日常维护的开支。但我认为,做健康产业不必太计较投入产出比,毕竟健康就是最好的投资。”朱建华说。
华佳运动健身中心只是常州乃至江苏大力推动体卫融合、深化运动促进健康工作的一个缩影。在探索改革过程中,江苏着力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,每年安排专项经费,遴选和支持一批单位试点建设运动促进健康中心,探索长效化机制。近两年,江苏共确定建设12个运动促进健康中心试点单位,包含三甲医院、市疾控中心、区中医院、乡镇卫生服务中心、市体育医院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、康养服务机构等,常州市体育医院下辖的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就是其中之一。与此同时,常州市也建立起“一中心四门诊三基地”的慢病干预服务架构,确立“411”工作模式,组建了多支专业人才团队,成为体卫融合常州模式重要基石。
常州体育医院是当地首家体育医院,也是体卫融合工作开展的龙头,已建成一门诊两中心。目前,医疗专家队伍从2016年初的不足20人扩大至80多人。常州市体育医院还指导多家社区服务中心开设“运动促进健康门诊”,依托家庭医生签约,为社区居民、尤其是有基础病的居民提供高品质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。同时,充分调动社会力量,挂牌了多家“运动促进健康基地”,华佳运动健身中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合作模式除了有新建健身场所外,还与已建成运营的健身机构展开深度合作,为其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的全流程支持,以此打通当地体卫融合——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。
常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在继续深化体卫融合探索的基础上,优化服务内容、扩大服务半径,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体育惠民的成果。”(转自9月12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1版)